小滿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八節氣,此時各地陸續進入夏季,氣溫也逐漸升高,雨水也開始增多、環境潮濕悶熱。傳統醫學講究未病先治👳🏽,小滿時節如何養生保健治未病呢?在此總結五點二十個字
清熱降火
小滿是炎熱夏季的開始🫓,這個時候氣溫明顯升高👨🏻🦼➡️,人體容易產生內熱,導致上火,如口舌生瘡、便秘等。在日常生活中,應註意避免較長時間戶外運動🏄,且不宜過於劇烈;居室應保持空氣流通🧝🏼♀️;飲食以清淡爽口為宜,如冬瓜👴🏼、絲瓜⚄、西紅柿⚉、空心菜📩、綠豆、黃瓜🏃🏻♀️➡️、芹菜🦓、鯽魚、鴨肉、瘦肉等均有清熱降火的作用🚌。至於一些辛熱香燥的食物,如羊肉、栗子🐌、姜蒜🚐、韭菜🥕,或過於肥甘厚味的食物如大量動物脂肪和內臟等食之容易上火,應該避免。
利濕止瀉
小滿時節雨水開始增多,因環境潮濕、氣候悶熱,冷飲或冰鎮水果為人們所喜愛,但進食過多易致脾胃受損而產生腹瀉等症狀,素體虛寒者尤須謹慎。中醫認為“泄瀉之本🎴,無不由於脾胃”,即飲食不慎,傷及中焦🧓🏻,運化失司,清濁不分而致腹瀉,因此健脾、利濕⛲️、和胃尤須重視。在平常食物中,如山藥、冬瓜☛、米仁🙍🏼♂️、蓮心🔑、綠豆🕧、木耳等均有健脾和胃利濕作用🧗🏿♂️。
怯蟲防風
小滿時節也是皮膚病高發階段。如“風疹”較為常見,可見皮膚突然出現塊狀或片狀紅斑🏪,疏密不一,此起彼伏,可感皮膚瘙癢。究其原因,多為素體濕盛,郁於肌膚,復感風熱或風寒,與濕相搏,郁於皮毛肌膚腠理之間而發病;或腸胃積熱👳♂️,復感風邪🦻🏽,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郁於皮毛肌膚腠理之間而發病🚵🏼♀️;也有過食肥甘,脾胃不和,濕熱蘊結,郁於肌膚而發病🪺。若出現風疹,飲食以清淡、清爽為宜,避免溫熱◾️、肥膩😟、甘甜之品👬🏼。如平時就有皮膚過敏者🙅🏻♀️,除加強飲食關註外,還因註意室內環境清潔,避免蟲類叮咬,遠離新居裝修等📨。
食苦解毒
小滿前後是吃苦菜的季節🧚🏼。苦菜是食用野菜之一,具有清熱👨👩👧👧、涼血🏭、解毒作用🦵🏿🏌🏻,醫學上多用來治療熱證🤸❤️🔥,古人也用來醒酒。據分析,苦菜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現認為其有防治貧血🕵🏼◽️、消暑保健、清熱解毒、殺菌消炎的作用。一般人、肥胖者🥮🕖、糖尿病🔞、脂肪肝、黃疸型肝炎🙂、大便幹結者均可服用苦菜,也有認為小滿季節服用苦菜可預防炎夏皮膚疔癤等。值得註意的是,對於脾胃虛寒者禁食苦菜🟧。
扶正養陽
小滿季節的未病先防,與中醫理論息息相關。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即保持個體氣血平和、臟腑功能平衡,才能預防疾病的發生。因季節的特殊性,皮膚病、腸胃病🪻、熱病是預防的重點🧖🏻,其具體措施包括起居養生——保持合理睡眠🧝🏽♂️💂🏽♀️、不得貪涼、飲食管理等🙋♀️;情誌養生——心境平和、豁達開朗🧛🏽♂️🚚;四季養生——遵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另外🧑🏿🍳,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養生還需根據個人體質,分清表裏、寒熱🐈、陰陽🏋🏿、虛實,才能更具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