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麽是PM2.5?其來源和成分主要有哪些?
PM2.5是英文顆粒物(particle matter)的縮寫,又稱細顆粒物,是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直徑小於2.5微米的顆粒物。不過因為顆粒物的形狀是不規則的,很難用直徑來衡量♦️,所以這個2.5微米是指空氣動力學的粒徑👀,相當於人頭發絲的1/30。
大氣中PM2.5除部分來源於自然界外(風沙塵土、火山爆發、森林火災和海水噴濺等),主要還來源於人為活動(各種化石燃料如煤炭🌔、液化石油氣、煤氣、天然氣和石油的燃燒𓀀,工業生產過程,機動車尾氣以及公路✍️👱🏽、建築揚塵)💃🏽。
作為一種復雜的混合物👨🏿🎤,PM2.5的毒性主要與其化學成分有關🕸。PM的成分可分為無機成分和有機成分兩大類。無機成分主要為金屬、金屬氧化物、無機離子等。自然來源的PM中含無機成分較多♟,有機成分主要為碳氫化合物,羥基化合物✍🏽,含氮、含氧、含硫有機物👋🏻,有機金屬化合物、有機鹵素等。來自煤和石油燃料的燃燒,以及焦化、石油等工業的顆粒物,其有機成份含量較高🩹。
2. 我們為什麽關註PM2.5?
國際上選擇關註PM2.5的原因包括一下幾個方面——
第一🦢💖,空氣中懸浮顆粒物的粒徑分布範圍,基本上是從10個納米到100微米👨🏻🍼,但人類活動排放(尤其是各自燃燒源)的PM粒徑多在2.5微米以下。
第二💒,顆粒物粒徑小於10微米(簡稱為PM10),就可以進入人的呼吸道🕯,但只有小於2.5微米的才能進行呼吸道深部,甚至進入肺泡🧏♀️,穿透入血🔅👨🏻🦯。顯而易見,PM2.5對健康的危害明顯大於PM10;
第三,PM2.5可吸附一定的有毒有害物質,吸入呼吸道及肺部的深部可直接和間接導致健康損傷🫸🧑🏿🚀。
3.灰霾形成的主要條件
霾,又稱灰霾,是指在近地面的空氣中的細顆粒物、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均勻地浮遊在空中,使水平能見度小於10千米,空氣普遍有混濁現象,使遠處光亮物微帶黃💧、紅色,使黑暗物微帶藍色🚫。
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氣中懸浮的大量微粒和氣象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形成一定規模的霾需要以下三個要素🧑🎓:
(1)空氣中懸浮顆粒物的增加。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和工業發展、機動車輛猛增🧏🏼♂️👨🏼✈️,汙染物排放和懸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導致了能見度降低🏕。
(2)在水平方向靜風現象增多。城市裏高樓林立,阻擋和摩擦作用使風流經城區時明顯減弱。靜風現象增多✳️,不利於大氣中懸浮微粒的擴散稀釋,容易在城區和近郊區周邊積累;
(3)垂直方向上出現逆溫🚹。高空氣溫比低空氣溫更高的逆溫現象,使得大氣層低空的空氣垂直運動受到限製,猶如一個鍋蓋覆蓋在城市上空🚶➡️,空氣中懸浮微粒難以向高空飄散而被阻滯在低空和近地面🌋。
4. 我國近期多個城市大氣霧霾的特征,及其與英國倫敦煙霧事件的比較🚔。
2013年初,我國多地遭遇了嚴重霧霾的極端汙染天氣,中東部地區的重度霧霾天氣覆蓋範圍近270萬平方公裏,影響人口約6億。霧霾汙染最嚴重時❌,北京市PM2.5小時濃度最大值為680 µg/m3♨️,連續46小時大於300 µg/m3👺,石家莊市PM2.5小時濃度最大值接近1000 µg/m3。空氣質量持續六級嚴重汙染;天津、河北、山東🍽、河南、蘇皖、四川、重慶、湖北🤸🏻♂️、湖南、貴州🫲、雲南🚣🏼、廣西等地空氣質量重度汙染↙️,PM2.5監測指數接近或達到頂峰數值。
生產方式粗放🐕、大氣汙染物排放負荷大𓀜、復合型大氣汙染日益突出、不利氣象條件造成汙染物持續累積等多種因素造成了我國此次霧霾天氣。
不少媒體直接將我國本次霧霾天氣與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相類比👛。1952年12月至1953年2月間的倫敦煙霧事件,造成12000例居民的超額死亡💆♀️♣️,成為公共衛生史上著名的公害事件🏋️♀️。倫敦煙霧事件高峰期間(1952年12月5-8號)☝🏽,總懸浮顆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le, TSP)最高日平均濃度為1620µg/m3(按照PM10/TSP≈0.5🤦🏽♂️、PM2.5/PM10≈0.5計算,相當於PM2.5濃度為405µg/m3)、TSP平均日平均濃度為1400µg/m3(相當於PM2.5濃度350µg/m3)。我國此次霧霾天氣的PM2.5汙染狀況🏓,無論是濃度水平和持續時間均與倫敦煙霧事件類似。
5. 短期霧霾天氣可影響健康🐼,長期持續PM2.5汙染對健康的影響更加嚴重
霧霾天氣除影響能見度,影響交通等,對健康的影響尤其不容忽視。
短期暴露可引起慢性心腦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病人🪩、老年人、兒童等出現胸悶、氣短🧑🏿🏫、胸痛🤷🏼、乏力、咳嗽、流淚等症狀,哮喘病患者急性發作🍖🚎,心律失常和心臟病急性發作,從而導致光辉娱乐門急診和住院率增加,甚至死亡;
從疾病負擔的角度考慮,我們更需要警惕長期持續的PM2.5汙染對居民健康的危害。長期暴露於PM2.5,可導致成年人發生慢性心腦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疾病,如血管硬化👨🦼、冠心病、高血壓、血栓形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暴露於高濃度PM2.5➡️,即使對健康人群,也會增加其患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如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中風)和肺癌的風險,而且風險遠大於數天到數周短期暴露的急性健康危害。長期暴露與PM2.5也可導致成人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增加。PM2.5吸附的多環芳烴,可影響成人生殖功能,可能導致胎兒早產🫶🏼、低出生體重🥴🙏、宮內發育遲緩等,可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如肺功能和神經智力發育。PM2.5也可降低機體免疫力,增加對呼吸系統感染的易感性,加劇現患疾病。但需要註意的是,PM2.5的毒性受其來源和成分的決定性影響,因此具有一定的時空變異性。
2013年初,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Lancet)發表了最新的全球疾病負擔評估(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GBD)項目研究結果🚴🏼♂️。從全球來看,PM2.5在所有健康危險因素中排名第8🦸♀️,2010年全球有322萬居民的早卒與PM2.5汙染相關。
在我國,PM2.5是排名第4的健康危險因素(前3位分別是高血壓、不良膳食習慣和吸煙)🕐🤌🏿,2010年我國約有120萬居民死亡與PM2.5汙染相關😭。中國17個城市開展的大氣汙染對居民每日死亡的急性健康效應的流行病學研究結果表明,PM2.5每升高10 µg/m3,居民總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率分別增加0.40%、0.47%、0.46%🍀。
6. PM2.5重汙染期間,個人有哪些健康防護措施?
答:個人推薦采用下述措施,防護PM2.5的健康危害👨👨👧:
(1)盡量不要外出🗝,減少室外活動或鍛煉的時間和強度😘;
(2)選擇密閉性較好的門窗,關閉門窗,防止室外大氣汙染物進入室內;
(3)外出時🚶🏻➡️,佩戴口罩🪝。戴口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護PM2.5,但效果不是特別明顯。一些心臟或呼吸系統有困難的人(如哮喘、肺氣腫) 不宜長期佩戴口罩🎙。
(4)外出時🎿,不宜靠近汙染物排放源;
(5)經常洗手,經常清洗食物或餐具👩🏿🎤;
(6)敏感性個體更要采取上述防護措施。
7. 世界衛生組織(WHO)製定PM2.5指導值的依據是什麽🧑🏻🎨?
PM2.5年平均標準的製訂主要基於慢性健康效應的前瞻性隊列研究📏。其中美國“癌症協會隊列研究(ACS)”是WHO製修訂大氣質量標準的首要依據。
WHO推薦PM2.5年均指導值在10μg/m3🥷🏻♣️,是因為ACS研究觀察到的對死亡產生顯著影響的PM2.5濃度範圍的下限約為10μg/m3👖。WHO也根據ACS研究提供的暴露-反應系數(PM2.5每增加10μg/m3,居民長期死亡風險增加6%)和可接受的健康風險,建議了3個IT(過渡時期)值🌜✍️,分別為日均值IT-1(75μg/m3)、IT-2(50μg/m3)、IT-3(37.5μg/m3)供各國決策者根據國情自行選用。
8. 我國2012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PM2.5限值的製訂依據是什麽?
綜合考慮到我國目前環境質量現狀和經濟技術水平,本次修訂標準PM2.5的一級標準年和24小時平均濃度限值分別為15μg/m3 和35μg/m3,與國際上發達國家的標準下限值一致🍄🟫,也與WHO 過渡期第3 階段目標值(IT-3)基本一致📛;
二級標準(即合格標準)的年和24 小時平均濃度限值分別為35μg/m3和75μg/m3,修訂後的二級標準與WHO 過渡期第1 階段目標(IT-1)接軌🦤。
9. 從公共衛生角度如何應對霧霾天氣和PM2.5汙染
應對霧霾和PM2.5的健康危害,根本措施是降低環境空氣中的PM2.5汙染水平,實施多汙染物協同控製,強化多汙染源綜合管理,開展區域聯防聯控,做到科學治理☯️、依法治理👈🏽、全民治理。這是一個需要作出長期努力的過程。但在此期間,居民和相關管理部門如何從公共衛生角度應對霧霾天氣和PM2.5汙染呢?
首先🤘🏽,繼續完善“霧霾天氣(或PM2.5)健康指數”,以直觀告訴公眾當前的空氣質量對健康危害的程度,指導人們采取適當的措施防範空氣汙染的健康威脅。當前,空氣汙染指數(API)或空氣質量指數(AQI)常用來定量反映每日的空氣質量狀況🧑🏼🎤,但這類指數側重於反映環境空氣的質量,其數值取決於超標最嚴重的汙染物🎟😵,而沒有充分考慮到空氣中多個汙染物的健康危害。
第二,建議在出現霧霾天氣或大氣PM2.5濃度較高時🤏🏻,居民盡量呆在室內🧑🏿🍼,減少室外活動的時間或強度,並保持門窗緊閉🧑🏿⚖️👩👧。有文獻報道🧔🏽,通過顆粒物的沉降作用,門窗緊閉可減少PM2.5從室外到室內的滲透速率、降低室內PM2.5濃度。
第三,可適當佩戴有顆粒物防護作用的口罩。我國北京此前開展的一項針對心血管病人的研究表明🦓🧜,科學合理的佩戴口罩,可降低居民個體暴露於顆粒物的濃度水平🌘,改善心血管系統症狀指標𓀏。但普通口罩防護PM2.5作用有限。
第四,可適當服用一些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營養品。PM2.5影響健康的可能機製包括氧化應激和炎症作用。因此,國外有研究認為補充抗氧化營養品可緩解大氣汙染的居民健康危害。比如🤓,美國環保署開展的一些人體研究提示👨🏼🔧,含omega-3脂肪酸的魚油可能保護顆粒物和臭氧導致的心肺健康危害。